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中国学者领衔发现夏河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登上青藏高原

  中国学者领衔发现夏河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登上青藏高原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19-05-02 08:38 来源:澎湃新闻  ∙  科学湃 > 字号 2008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Denisova Cave)的古遗址中发现了一小节指骨化石,2年后研究论文正式发表,神秘的丹尼索瓦人因该洞穴命名。 最新的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还曾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外的地方。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成果:科学家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发现了一块古人类下颌骨,并确定为丹尼索瓦人,且距今至少16万年。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发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东菊,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所长Jean-Jacques Hublin(下图从左到右)。据介绍,陈发虎邀请国内外十余家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研究队,历经十余年,对该化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研究。 这项研究对丹尼索瓦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这两个国际热点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东菊在一场电话新闻发布会上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表示,“该研究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首次对丹尼索瓦人曾经在东亚分布提供了化石证据,并首次展示了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形态分析,为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的空间。” 首次为丹尼索瓦人曾经在东亚分布提供化石证据 丹尼索瓦人是人属内一个已经灭绝、经由古人类化石的DNA所发现的人种,和同属人属的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有所不同,与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关系(由同一祖先衍生的两个分支)。 目前只从零碎的化石中直接知道丹尼索瓦人的存在。2008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Denisova Cave)的古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化石,包括一块指骨和一颗牙齿,以及一些饰物。通过DNA测序,该化石为一名5到7岁的女性。 该洞穴面向东南,既是当地著名的佛教洞穴,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研究人员这项最新的研究首次发现证据,证明该丹尼索瓦人曾出现在西伯利亚丹尼
最新博文

中国科学家参与破译世界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参与破译世界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素 刘庆国 发布时间:2014-11-04 【字号:  小   中   大  】     中国科学院3日消息称,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博士付巧妹参与的研究已提取到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序列,由此推算出尼安德特人与智人混居时间,揭示出现代人在地球的扩张过程并不单一。   付巧妹与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学者联合撰写了论文《西伯利亚西部4.5万年前的现代人基因组》,该文已刊登于《自然》杂志。   他们的研究基于一块距今约4.5万年的早期现代人骨骼化石。2008年,一名俄罗斯艺术家在西伯利亚西部沿额尔齐斯河寻找象牙时,在乌斯季伊希姆人居住地附近发现化石。经测定,这块股骨属于一名男性,是已知最古老的完整现代人类基因组年龄的近两倍。   付巧妹说,通过最新的古DNA技术,他们发现这名男性的基因组中含有少量尼安德特人基因。尼安德特人从20万年前开始统治欧洲和亚洲西部,距今2.8万年前时消失。   以往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曾经混居, 本次研究推算出他们的混居时间距今不超过6万年 。此外, 约有1.6%至2.1%的欧亚大陆人含有尼安德特人基因。    人类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揭示出现代人在地球的扩张过程。以往“走出非洲”的设想认为,智人是在距今10万年前离开非洲,扩散时走南线,即最早进入南部大洋洲、再走入亚洲。付巧妹等人的研究表明,还有部分早期人类并非沿着这一路径,而是直接来到亚洲。   目前该研究团队继续在西伯利亚河积层进行研究,或将描绘出更为复杂的亚洲种族图像和人类演化细节。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语言学研究论文指出,包括日语、韩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突厥语在内的泛欧亚语系,可能起源于约9000年前的中国,并在农业的发展下传播开来。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语言学研究论文指出,包括日语、韩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突厥语在内的泛欧亚语系,可能起源于约9000年前的中国,并在农业的发展下传播开来。 该论文称,泛欧亚语系在整个欧亚大陆传播,从东面的日本、韩国、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西面的土耳其。虽然流行度很高,但泛欧亚语系的起源和传播一直存在很大争议,而人口扩散、农业发展和语言传播也让问题更加复杂。 最新发表的这项帮助厘清欧亚东部语言史上一段重要时期的研究成果论文,由中、德、日、韩、俄、美、英、法、新西兰、捷克、荷兰等国专家学者合作完成,他们通过结合历史语言学、古DNA研究和考古学这三门学科,发现泛欧亚语系可以追溯至约9000年前中国东北部辽河谷种植谷子的古代农民。这些农民后来穿越了东北亚地区,泛欧亚语系也被带到了北面和西面的西伯利亚和草原,以及东面的韩国和日本。 《自然》同期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表示,这一最新研究结果挑战了“牧民假说”,“牧民假说”认为泛欧亚语系的起源更近,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由从东部草原向外迁徙的牧民传播开来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1-11-14 00:21

分子人类学 利用分子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

  分子人类学 利用分子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 八月 03, 2023    分子人类学 (英语:Molecular Anthropology)是 人类学 的分支,是在 人类基因组 等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利用 分子 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 人类起源 、当代和古代 人类 群体的 演化 以及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主要方法是 比较 DNA 序列或 蛋白质 序列 ,但是早期方法亦包括 血清学 的比较研究。 通过考察在不同人群中的 DNA序列 ,科学家可以判断的有关种群之间(或群体内部)的亲密关系。基因构成一定的相似性,能让分子人类学家确定不同的人群是否属于同一个 单倍群 (haplogroup),进而确定是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地理 发源地。它允许人类学家追踪 迁移 的和 定居 的模式,这提供了帮助洞察到现代人群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将是如何继续向未来发展的 [1] 。 参考资料 [ 编辑 ] ^   Kottak, Conrad Phillip.  Windows on Humanity . New York: McGraw-Hill, 2005. 这是一篇与 人类学 、 民俗学 或 神秘学 相关的 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 编辑或修订 扩充其内容。 这是一篇 遗传学 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 编辑或修订 扩充其内容。

9月1日《科学》发表一篇论文说:在距今93万年前,人类祖先由于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的气候剧烈变化,在短期内丧失了约98.7%的群体成员,导致人类几乎灭绝。在此后长达11.7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人类平均成年个体数仅为1280。幸运的是,人类终于熬过来了。

  Petrichor @Jam79922967 · 58分钟 9月1日《科学》发表一篇论文说:在距今93万年前,人类祖先由于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的气候剧烈变化,在短期内丧失了约98.7%的群体成员,导致人类几乎灭绝。在此后长达11.7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人类平均成年个体数仅为1280。幸运的是,人类终于熬过来了。